2019年10月19日至20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9年会顺利召开,参与人员多达2000余人!本次会议在全国喜庆新中国成立70华诞的日子里召开,会议总结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的发展历史,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了经验,明确了方向。本次会议同时也是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纪念成立一级学会30周年,深入开展“风景园林年”背景下召开的,会议总结了学会发展30年的历程,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我们始终相信,通过全体会员和广大风景园林同行的共同努力,必将推动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的持续发展,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会议的组织过程中,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师生踊跃参与,从志愿者服务、分论坛牵头与承办到学生竞赛组织,约20余位专业教师和90余位学生热情参加,从会务工作到分会场报告等,均贡献了交大力量,向全国风景园林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传递了交大人有力量的声音。
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周如雯、交大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李玉红、交大源源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助理王兴宇、设计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武超、车易赢等精心组织并招募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风景园林、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土木工程、工业设计等多个专业的近百名学生,组成学生志愿者团队,保障了年会的顺利召开。风景园林系研究生朱佳意为志愿者团队设计了名为“青苹果”的志愿者服装。此外,东华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志愿者协会也为本次大会的志愿者组织和招募工作提供了帮助。
在为期四天的会议过程中,学生志愿者们每天早上7点由交大闵行校区出发,前往松江会场,直至晚上8点返回,圆满完成了会场布置、参会者注册与引导、主会场和分会场的秩序维持与会场服务、示范项目考察导览等工作。志愿者团队覆盖大一到研三年级,均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心、迅速的行动力和强大的凝聚力,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同时,“青苹果”志愿者团队通过深度参与年会的整一个完整的过程,有幸接触到业内顶尖研究者和风景园林师,了解最前沿的研究和实践项目,大大拓宽了视野,形成了对专业更深的认同和热爱,获益匪浅。
在组织志愿者工作的同时,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李玉红也为日本造园界泰斗进士五十八教授的大会主旨报告《美丽日本之路和景观规划方法思考》做现场翻译,报告系统介绍了“美丽日本”实施情况,就“美丽国家建设政策大纲”、《景观·绿三法》等立法,以及“地域特色、美丽自然与和谐国土”的建设目标的确立和相关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具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风景园林系莫非代表我校设计学院做题为《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70 年演变(1949-2019)》的分会场报告。通过对第一手历史档案及规划原始文本及图纸的分析,阐述了上海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起源与演变。报告说明,上海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探索始于1940年代末期,建国后绿地系统规划受到不同时期国家宏观城市建设政策的影响,上海城市发展定位的转变带来绿地规划愿景及绿地空间布局的变化。通过对最新一轮上海城市总体设计中绿地发展思路的解读,展望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需求与发展趋势。
2019年10月19日下午与20日上午,由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和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联合牵头并承办“青年风景园林师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分论坛。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郑曦、老师李方正、我校风景园林系主任王云、副教授于冰沁主持分论坛;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应用科技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师生约180人出席本次活动。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郑曦和我校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系主任王云共同主持本次论坛
此次分论坛中,来自清华大学等12个高校的15位青年学者围绕城市双修、数字城市、ECO服务、生态适宜性评价等热点话题展开了学术分享。演讲主题具体包括城市森林、社区更新、景观空间定量、参数化设计、生态安全格局、海绵城市、海洋生态、后工业景观、荒野景观、自然缺失症、鸟鸣声景等。汇报内容广泛,涉及人居环境的空间、生态、文化、精神等方面的研究,具体包括结合社会学定性分析的“厚数据”理论、人居环境学三元论、以及风景话语评价理论等理论创新,也包含了倾斜摄影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海绵技术等技术创新。本论坛的学术汇报涉及城市、乡村和荒野多种研究视角,各位学者结合理论联系实践,介绍了国内外丰富的规划设计案例,包括伦敦绿地系统、秦皇岛滨海国家森林公园、以及上海松江区社区花园等实践项目,涵盖大、中、小多种空间尺度。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应用科技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师生参会
我校风景园林系研究生郑儒雅做题为《厚数据支持下的上海人乐社区花园更新设计研究》的分论坛报告
我校风景园林系研究生曹畅做题为《镇域绿色基础设施选址适宜性评价:以青浦练塘镇为例》的分论坛报告
其中,我校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的研究生郑儒雅和曹畅分别做了分论坛报告,与国内外学者共同分享研究成果。报告说明镇域是城市发展的空间腹地及重要的生态保障,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镇域景观生态急剧变化,出现生境破碎、污染特征复杂等问题;而合理构建镇域绿色基础设施,可连接破碎生境,缓解生产生活污染压力,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生态保障。同时,面对城市社区环境有机更新的现实需求,能够最终靠引入“厚数据”理论,构建“递进式数据挖掘与迭代分析”模型,利用数维度拓展、数据语境化、添加“原因”三种方式获得“厚数据”并对行为的空间使用现象进行解释,从而弥补常规更新流程中使用者需求调查环节的不足,进而得出更全面、更准确的更新设计策略。
在点评讨论环节,与会师生踊跃发言,就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方法等方面与演讲者展开了长时间的互动和热烈的讨论。四位主持人也作了批判性的点评和总结,并对风景园林学科如何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了热切的探讨,同时,也就青年学者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角色定位提出了希望和寄语。
会后,学生们表示此次分论坛达到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效果,对其进一步探索风景园林领域创新的理论和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三、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学生在CHSLA 2019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中取得佳绩
为鼓励和激发风景园林及相关学科专业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大学生对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发展前沿性问题的思考,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举办了“2019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主题为风景园林与美丽中国。本次设计竞赛由同济大学具体承办。竞赛分设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共收到有效方案379份。
研究生组竞赛希望能够通过风景园林的介入,以生态自然科学为基础,挖掘地方特色与人文内涵,创造独具生态理念、地方特色与美学特征的城乡空间境域。参赛者可自选与竞赛主题相符合的场地与环境进行规划设计,表达对竞赛主题的理解。研究生组收到有效方案218份,共评出一等奖3份,二等奖6份,三等奖9份。
本科生组要求参赛者在自己家乡的大型城市综合性公园或大型植物园中选取一块面积5-8公顷的用地做改造设计,使其成为城市公园或植物园的“园中园”。任选春夏秋冬中的一个季节作为设计主题,比如“春华园”、“夏清园”、“秋实园”、“冬致园”等等,并通过设计对主题进行诠释;设计的具体方案要体现地方特色,同时还需具有时代感,满足城市公园的基本使用需求。本科生组收到有效方案161份,共评出本科组一等奖3份,二等奖6份,三等奖9份,佳作奖5份。以下为各获奖作品介绍:
鸟进人退,以“鸟”为本——基于可持续场地的黄浦江十字河口绿地设计(研究生组三等奖)
作品选址黄浦江与大治河及金汇港交汇的“十”字河口滨江绿地。作为上海城市发展基础与命脉的母亲河的黄浦江,在闵行区与奉贤区的中部呈90°的直角大转弯转向奔向东海,并与人工运河大治河与金汇港相交接为十字交叉河口,形成了我们的场地——“浦江第一湾”。曾具有极佳自然生态滩涂景观的第一湾,在城市发展中成为了煤运码头与工厂,长久的煤运行业带来的污染,码头工厂的停用废弃,黄浦江复杂的水文状况带来场地季节性水涝、土质污染、场地废置、生物栖息地丧失等问题,使之沦为城乡交错带中的灰色地带。
设计针对场地内现有的等问题提出可持续场地处理方法。依据环境生态敏感性制定弹性分区保护策略,恢复黄浦江滩涂鸟、鱼、两栖类动物的生物栖息地,提出最小干预的“鸟进人退”生态共享模式,构建场地内低干扰多层级的慢行交通网络,将人的活动限制在生态干扰程度高的区域,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生物共处的不同界面。
希望通过这一绿色基建工程复苏水陆栖息地的活力,降低场地洪水风险,并将黄浦江沿岸的绿色生态带连贯起来,在保护并改善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将生态的可持续性融入到社会可持续性及公共正义之中。
南大滨河公园位于上海宝山区南大地区西部,基地占地约17.3公顷。本方案计划改造的园区面积约占公园面积的1/3,沿走马塘两侧分布。设计着手解决场地存在的问题,如被规划道路和现有水系割裂、植物景观单一、高程变化小,视景空间过于平直和单调等。
根据现场调研结果,并基于滨水绿地中游人在长轴和短轴两个维度上的观景行为,归纳出15种视景空间模式。每种模式都受到地形、植物、建筑等园林要素的影响;空间特征不同,在观景时具有不一样的视角、视距、视域,可形成不同的观景体验。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人在滨水空间的15种视景空间模式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众的观景体验。方案选择其中10种总体满意度较高的模式应用于南大滨河公园的改造设计中,并通过重新塑造地形,丰富植物景观和吉祥变化,通过植物和构筑物围合新的交互空间,为动植物提供具有生物额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的小生境,以期为居民和游人提供满意度和舒适度更高的滨水环境。
方案中设计三组覆土构筑物,意在丰富地形、延续自然景观。其中,阅书房和游憩亭与环境之间视线通透,小卖部则利用当地常见的废旧工棚集装箱改造形成墙体。方案总体上分区有6个分区,分别为休闲疏林区、野趣草花区、粉黛樱语区、开敞草坪区、滨水植物区、季相色叶区。种植设计较为疏朗,空间上形成开敞和半开敞空间。场地东侧的花溪景点,植物景观丰富。方案通过花溪等春季季相的植物景观和生境的营建,用“褶皱”的方式为滨水公园提供了更多的延展界面,丰富了滨水空间的视景空间。
3. 寻找中国的切尔西——上海植物园之“上海花展园”改造设计(本科生组佳作奖)
本设计以“寻找中国的切尔西”为题,强化家庭园艺在社会、经济与环境上的作用。作品选址上海植物园北区,通过改造设计,深化上海植物园既有的区域“花展”品牌形象及丰富的科普活动,以花展、精致园艺为特色,增强展示、科普、游憩互动体验相结合,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展示园;改造结合城市园艺,推动上海本土花卉产业,引领城市园艺水平,推广家庭园艺,满足市民对花与美的需求,激发民众热爱和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全园布置花溪、花林、花园,强调不一样与不同层的观花效果,突出空中花卉、阳台花卉、庭园花卉、室内切花、多肉植物等全方面花卉效果,目的是使花展从上海走向全国,成为中国的“切尔西”永久性的春季花展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