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盛园社区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一年时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私搭乱建、环境杂乱、投诉最多的三无老旧小区,经过城南街道和社区干部的拆违整治,合并物业和环境提升三大工作步骤,蜕变为环境优美、健康安全、焕然一新的“昌盛”社区,增强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及归属感,为建党100周年谱写了一曲“昌盛”礼赞
昌盛园社区位于昌平区城南街道,是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的开放式社区,辖区总面积为0.22平方公里,辖区内有一区、二区和四区三个小区,住宅楼40栋。产权分割,空间割裂,无人管理,公共区域常年处于无人维护修缮的状态,导致小区环境脏乱,四处可见违建,小区环境亟待改善。
昌盛园社区内共有 40 栋居民楼,分属 21家产权单位,几乎每栋楼都有自己的独立小院,而大部分小院无主管、无物业,属于典型的开放式社区,也是昌平城区最大的集中连片三无老旧小区之一。
通过本次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打破独立小院,摒除产权桎梏,统一划归大物业管理区域,并成立了全新的业委会。2021年6底月,物业服务企业入驻昌盛园。
小区内存在大量的私搭乱建、乱堆乱放、乱种乱养现象。其中私搭乱建500余处、7000余平方米,乱堆乱放1000余处、6000余平方米,乱种乱养400余处、8000余平方米。公共环境遭到严重侵占和破坏。这也导致昌盛园社区投诉多,矛盾多,近三年来接诉量逐年提高,总件数为736件。其中:2018年96件,2019年133件,2020年507件。
城南街道积极帮助昌盛园社区群众解决诉求问题,61 天“闪电式”拆除及修复了小区 98%以上的违建,共计 600 多处,2万余平方米,还昌盛园社区空间一片整洁有序。
由于众多小院的独立围合、停车杂乱无序,导致大面积公共空间浪费,利用率不足;且公共空间中大部分为简单的硬质铺装,缺乏生态绿化景观和人性化活动休闲空间。公厕、社区食堂、室外综合健身场地、老年食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缺乏,有待提升。
本次社区公共空间改造中,规划设计秉持“昌盛无界,幸福共享”的理念,打破独立小院的物理隔离,将整个小区视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考量。设计师规划了“两横两纵一环”的公共空间结构,为居民提供环境优美的绿化休闲空间、完善的服务设施。
昌盛园社区大部分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缺乏对停车设施的规划设计,导致小区内停车杂乱无序,空间浪费;加之开放式社区和缺乏物业管理,导致外部车辆大面积在此停放,加重了小区内公共空间的浪费、停车空间的不足和交通流线的混乱。
在本次公共空间改造中,规划重新梳理交通流线,整理停车空间,加强车辆管理,使交通流线更安全合理,并为本区居民增加了更多的停车位。
社区改造初期,对于打破围墙一事,遇到居民不理解、不支持的状况,街道及社区干部主动通过北京卫视《向前一步》栏目,针对问题展开与社区居民平等的对话与沟通,力求化解分歧达成一致,并通过这一途径了解群众真实的心声。在短视频平台,栏目一经播出,迅速获得广泛传播,并获得100多万点赞量。
方案征集及设计过程中经过集中答疑、现场答疑、问卷调研等多轮公众参与。咨询市民、征集民意,听取每一个百姓的意见及建议,并且居委会和业委会成员挨家挨户征求每一户居民的意见,最终获得居民同意选票,支撑设计的具体方案取舍与完善,为设计的具体方案提供丰富、持续、高效的民意支撑。
建设过程中,面向居民征集主题logo、书法题字,组织认养树木,让居民共同参与家园建设,发扬居民主人翁精神。
从项目选取到方案设计,再到项目落地实施,属地政府、街道、社区、设计师、居民等多方共同开展空间改造工作。
由街道、社区、责任规划师和设计团队共同组织召集举办了设计开放日,帮助市民充分了解方案,与设计师深度沟通。同时,为了让老百姓看得见、看得懂,街道制作了若干组展板,布置作品展廊。
规划设计秉持“昌盛无界,幸福共享”的理念,打破独立小院的物理隔离,将整个小区视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考量。规划“两纵一环”的公共空间结构。
一区13号院正南侧为机动车道,此处空间开阔、日照充足,现状道路使用率低且长期被停车占用,规划利用优良现状基底,将此处设计为“福昌礼乐”轴线,取消交通功能,改为社区公共空间轴,结合该轴线号院景观改造为轴线端头开放式花园,其南侧设置“共商共治墙”,作为社区居民共商己事的空间,也是政府和居民荣辱与共的精神象征。
社区主要南北向道路两侧空间开阔,有丰富的空间可改造为居民活动的公共空间,现状只是简单的硬质铺装,缺少绿化和精致的公共空间,规划此轴线为“荣昌智汇”轴,提升改造道路两侧绿化休闲空间环境,将此处打造为另一处供居民休闲活动的优质轴线。
结合社区内主要道路和主要公共轴线字”型的健身步道环,满足社区居动健身的需求。
取消两侧的停车位;横向连接道路改为单行线,并重新规划布置横向道路路侧停车位,使停车空间利用更加集约,增加停车数量。
从施工开始,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设计方全程跟进,与实施工程单位保持紧密联系,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现场及时解决,保证工程质量与设计的具体方案的一致性,并按时推进项目的进程。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因为项目为改造项目,存在现场与测绘图纸误差的因素,在针对施工放线时首先对测绘图进行坐标点校验,根据对此设计方现场及时作出调整,且与施工方达成一致的意见。重新地定位放线,确保项目的整体效果。二、铺装材料、灯具以及其他景观设施经街道、设计方和施工方现场校验共同确认定样。三、现场服务,根据项目的整体进度安排,及时组织现场服务,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如:过程中考虑到老百姓的安全性以及现场的真实的情况,街道和设计师及时作出调整了环形慢跑道的位置,以便更利于老白的实际的需求。由于到场的苗木规格过大,结合现场的情况对原图纸中的苗木及种植位置做现场调整,充分的利用苗木的特性特色,保证了项目的及时效果。